
榴花似火淬匠魂,薪火永续拓新程。为锻造新时代职教新军,谱写“教育强国”育人华章,我校于5月8日举行青年教师培养(结对帮扶)会议,会议由教务科副科长王彩云主持,学校副校长马翠芳、教学骨干与青年教师参加此次会议。
薪火相传:以仪式感点燃教育信仰
在充满希冀的氛围中,学校“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启幕。15对师徒以笔墨为约,在《青年教师培养协议书》上郑重落章,共同书写新时代教育传承的隽永篇章。导师将通过“传帮带”模式,立足教学实践言传身教、倾囊相授,助力青年教师在知行融合中淬炼育人真章,生动诠释“青蓝相继,薪火永传”的教育哲思。此次结对不仅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更以躬身示范的方式重溯中华师道文脉,点燃教育信仰之火炬。
制度激励:用标准化管理激发活力
会上,教务科副科长王彩云立足职教改革新坐标,以制度创新为抓手,系统解码青年教师培养路径,深度阐释《广西农牧工程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实施办法》(桂牧校发〔2022〕8号文)、《修改〈青年教师培养实施办法〉会议纪要》(桂牧校纪要〔2024〕3号文)文件精神,指出要落实相关工作要求和职责,用标准化、制度化对青年教师培养全过程进行管理,以此激发师徒创新创造的活力,双向互济,打造新型高水平教师队伍。
校之所盼:让个人成长与学校同频共振
马翠芳副校长以学校“双优计划”建设为坐标,针对新时期青年教师培养(结对帮扶)工作,提出了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筑牢师德师风根基,师徒结对帮扶,既传授教学科研技能,更传承教育情怀,实现师德与师能的同步提升;二是组建“攻坚联合体”,师徒借助学校所提供的平台,以教改、科研、技能竞赛为纽带培育共生力,攻坚克难,为学校争取更多标志性成果;三是服务大局,对标对表开展各项工作,在工作任务中淬炼青年教师的复合型素养,成为未来学校发展的教学与管理的业务骨干。
青蓝辉映处,正是扬帆时。此次会议,不仅为青年教师架起成长的云梯,更彰显了学校打造“匠师摇篮”的坚定决心,为培养更多服务于农业强国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注入澎湃动能!

会议现场

师徒结对仪式
来源:教务科
图文:黄祥明
一审一校:王彩云
二审二校:廖福振
三审三校:马翠芳



